产业全局

重点政策

"十三五"规划内容
十三五规划内容

消费状况

六个身边工程
近年来,各部门多措并举,使得我国体育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显著提升。2017年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健身设施、 健身活动、健身赛事、健身指导、健身文化等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稳步实施,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和体育消费市场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氛围。
公共体育场地建设
2017年投入中央资金30多亿元,支持地方建设一批县级公共体育场、社区健身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
2017年体育总局公布了首批96个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为体育消费市场供给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动力。
地区层面积极推动
从地区层面看,一批具有特色的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兴建以及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也提升了我国地方体育消费市场的供给能力。

2017年甘肃建设了一批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垂钓基地、沙漠特色体育活动营地和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基地,并基本完成了河西走廊航空运动产业圈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西部地区体育消费市场的供给能力。

2017年北京、天津、河北联合发布了《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提出重点打造贯通京津冀的六条特色旅游休闲产业带,将有力推动京津冀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

2017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体育产业协作会议的召开,为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消费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西安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甘肃段)、张掖祁连山国际超百公里户外运动挑战赛、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绍兴环城河国际皮划艇马拉松经典系列赛、CBSA 海宁斯诺克国际公开赛等一系列精品赛事以及山东泰山国际登山节、酒泉"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赛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体育活动的举办,有力提升了地方体育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地方体育消费需求。

产业规模

一、总体市场规模

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2万亿元,增加值为7811亿元。从名义增长看,总产出比2016年增长15.7%,增加值增长了20.6%。

二、市场规模构成

从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看,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的总产出和增加值最大,分别为13509.2亿元和3264.6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12.9%和14.0%。体育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增加值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继续上升,从2016年的55%上升到2017年的57%,其中直接与公众体育消费相关的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增长突出,增长速度分别达到39.2%和47.5%。

体育产业类别名称总量(亿元)结构(%)
总产出增加值总产出增加值
国家体育产业 21987.7 7811.4 100 100
体育管理活动 504.9 262.6 2.3 3.4
体育竞赛表演活动 231.4 91.2 1.1 1.2
体育健身休闲活动 581.3 254.9 2.6 3.3
体育场馆服务 1338.5 678.2 6.1 8.7
体育中介服务 81.0 24.6 0.4 0.3
体育培训与教育 341.2 266.5 1.6 3.4
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 143.7 57.7 0.7 0.7
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 501.6 197.2 2.3 2.5
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 13509.2 3264.6 61.4 41.8
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 4295.2 2615.8 19.5 33.5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459.6 97.8 2.1 1.3

区域市场

从具体产业分布的情况来看,截至目前已经公开2017年体育产业总规模数据的省份仅有广东、山东和上海三地,分别对应的产业总产出为3208.45亿元、2348.01亿元和1266.93亿元;产业占当地的GDP的比重分别为1.37%、1.06%和1.6%。其中,2017年广东的体育产业总产出占全国总量的18.19%,位居全国第一位。 而浙江、福建、湖北和贵州四个省份目前仅公布了2016年的产业总量数据,分布对应的体育产业总产出为1683亿元、3341.57亿元、877.9亿元和120.31亿元;产业占当地GDP的比重分别为1.11%、4%、1.26%和0.47%。

报告推荐

2018-2022年中国体育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四卷)

2018-2022年中国体育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中下卷)

冰雪产业

相继出台的众多国家政策加上即将到来的2022年冬奥会,成为了冰雪市场爆发的双引擎。近两年以来,新增的冰场和雪场上百个,'冷'冰雪变成'热'市场。2022年冬奥会将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远景目标提升至全新高度,而在冰雪运动广泛开展起来之后,直接带动的就是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

重点政策

国家层面
1、2016年8月29日《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
2、2016年11月2日二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
3、2016年11月2日《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
4、2017年4月13日《全国冬季项目体育竞赛管理办法(试行)》
地方层面
1、2016年1月15日《河北省冬季运动发展规划(2015~2022年)》
2、2016年3月7日《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及七项配套规划
3、2017年4月10日体育局、发改委等8部门印发《天津市冰雪运动发展规划》
  • 产业规模

    2017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了3976亿元。截至2017年底,我国滑雪场总数达到703家。 截至2017年6月,我国共有室内滑冰场 259块,室内滑冰场馆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比较集中。 2013年到2016年,室内滑冰场从101块增加到259块,年均增长 36.8%

  • 滑雪市场状况

    2017年,滑雪人次达到1750万人次,滑雪消费规模达到720亿元,占冰雪产业总规模的18.1%。 同比2016年分别增长 8.82%15.89%78.43%。从消费结构来看,年参加10次以上滑雪运动的占5%, 人均消费2万元左右/年;年参加5-10次滑雪的占 10%左右,人均消费1万元左右/年; 年参加5次以下滑雪运动的初级冰雪运动者约占 85%,人均消费3000元左右/年。

  • 滑冰市场状况

    2017年,滑冰人次从670万人次增长到2000万人次左右。滑冰场馆主要位于城市中心、 交通便利的商业综合体中。90%以上消费人群为4-16岁的青少年。2017年滑冰运动消费总规模达到 610亿元,占冰雪产业总规模的15.3%

发展趋势

  • 冰雪赛事

    冰雪赛事数量逐年增多;参赛及观赛人员数量增加,参赛人员多样化;办赛规模扩大,影响力加强,发展形势良好。

  • 冰雪运动培训

    冰雪运动培训具有稳定客源,未来将提升用户转化率,为冰雪产业带来多方面增值收入,进而推动滑雪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 冰雪装备

    2016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产值达到3077亿元,同期增长11.65%,其中,冰雪运动用品是体育用品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推荐

2019-2023年中国冰雪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体育赛事

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目前国内体育赛事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值占比与欧美国家差距明显。在相关激励政策的支持下,体育赛事产业将逐步走上成熟的商业化运作道路,盈利模式进一步丰富,产业活跃度将日益提升,体育赛事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主要包括赛事运营、体育场馆、体育俱乐部以及体育传媒等,其中,受益于审批制度的改革加快,赛事运营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尤其是在商业性和群众性赛事领域,商业化潜力巨大。

市场规模

2016年我国体育赛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元,预计到2022年我国体育赛事产业市场规模大约为4800亿元,市场增量为3300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18%,市场增量大,未来发展可期。

发展动力

  • 经济因素

    资本市场聚焦,助力体育赛事行业长期发展。中国体育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吸引了各路资本涌入,体育赛事行业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更是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

    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承办体育赛事加快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各大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竞争力,形成城市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才与投资商进驻,把争取引入或打造赛事IP作为一个重要途径,极大的推动了体育赛事行业的发展。

  • 社会文化因素

    一方面,群众对于精神方面的消费需求逐渐提高,体育赛事(如足球、篮球、网球、电竞等)作为一个具有公平性,竞技性,以及观赏性和专业性的大型活动,关注度与日俱增,针对于体育赛事的衍生消费自然逐渐增多。

    另一方面,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体育运动不仅是锻炼身体、释放压力的一种手段,更代表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且大部分体育活动可参与性都很强,居民在自身参与运动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对相关大型体育赛事产生了关注。

  • 技术因素

    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体育赛事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随着视频网站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通过互联网观看体育赛事。

    VR技术驱动体育赛事进入发展新方向。体育赛事直播方面,利用360度摄影技术,用4K甚至更高画质代替"视觉现实",用多层次的现场收音还原听觉上的现场感,可使消费者获得沉浸式的观赛体验,吸引更多潜在观众进入市场,进而拓宽体育赛事行业整体市场。

投资热点

大众赛事运营

大众赛事对政府依赖程度没那么高,具备较大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近两年在国内相当火爆的自行车、马拉松、电竞、足球、网球等项目均是很好的 ,企业可从这几个细分市场切入,开发优质赛事IP。

国际赛事资源落户

专门为优质国际赛事资源落户中国服务也是赛事运营的发展热点。中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市场规模大,多数在海外已经高度商业化的赛事都希望通过在国内持续地每年举办一到几站中国站比赛来扩大赛事的影响力,例如网球、篮球、高尔夫、赛车、斯诺克等比赛。加上近政策也非常支持将海外优质赛事引进中国,因此专门为上述赛事服务的运营公司具有较大潜力。

报告推荐

2018-2022年中国体育赛事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细分领域

足、篮、排三大球类项目

热点体育运动项目

马拉松运动产业
马拉松运动产业

2017年全国共举办规模赛事(路跑赛事人数在800人以上,越野跑赛事人数300人以上)1102场,涉及234个城市(覆盖全国70.06%的地级市),参赛规模498万人次,赛事规模7年增长50倍;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类赛事223场,B类赛事33场;预计2020年全国马拉松规模赛事将超过1900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将达到35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次,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山地户外运动消费市场
山地户外运动消费市场

2017年我国泛户外人口(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以上户外运动)已达1.3亿-1.7亿,经常参加山地户外运动的人口达到6000万-7000万人。从我国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以及消费深度的持续提升来看,预计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当前市场规模约为2500亿元左右。

水上运动项目发展状况
水上运动项目发展状况

2017年度赛艇项目总产出达到42.136亿元,较2016年的6.806亿元上涨了519.1%;皮划艇项目2017年度总产出145亿元,较2016年的70亿上涨了107%,年度增加值54亿元,较2016年的33亿元上涨了63.6%,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达到40亿元;滑水项目2017年度社会投资总额1700万元以上;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摩托艇项目本年度社会投资总额近1.4亿元;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到30亿元以上。

马汽摩和航空运动消费市场
马汽摩和航空运动消费市场

2017年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举办的全国性锦标赛共计119场。截至2017年12月,场地赛车项目全年社会投资约17.3亿元;越野拉力项目全年社会投资约26.5亿元;全地形车与摩托车项目全年社会投资约为9100万元;集结赛及其他活动全年投入约2000万元。国内汽摩运动项目全年社会投资逾47.4亿元(不含场地建设费用)。

汽摩运动和航空运动供给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参与人数的稳步增长反映出我国汽摩运动和航空运动消费市场需求与日俱增。

报告推荐

2019-2023年中国足球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中国足球产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 研究报告

2019-2023年中国体育运动项目发展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3年中国体育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投资现状

投资金额

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体育相关创业公司投融资/并购事件共发生188起,其中公开融资金额(量级)的有166起,资金总额约100亿人民币
(注:所有公布金额为"数千万"、"数百万"的一律按两千万、两百万计算;美元汇率按当月平均汇率计算;未公开金额的不计入内;2017年公布2016年获得的融资不计入内;新三板体育相关公司融资不计入内。)

投资轮次

将乐视体育于2016年获得的80亿元B轮融资抛开后,对比2016年全年,2017年投融资总数量与总额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从融资轮次来看,2017年融资仍然集中在A轮左右,Pre-A、A、A+三个轮次共计88起,占比46.81%。种子及天使轮共计55起,占比29.26%。B轮后的融资次数为22起,占比11.7%

2017年,进入C轮的公司有4家,其中健身领域占了三席,分别是乐刻运动(3亿元)、超级猩猩(数亿元)和健康瘦身App轻+(6000万元)。剩余一家则是运动社区App悦动圈(1亿元)。

有两家位于电竞产业链中的公司进入D轮,分别是斗鱼(10亿元)和网鱼网咖(2.1亿元)。

而在B轮以及其他形式的融资事件中,国旅联合收购度势体育(4.95亿元)、宏远时代体育更名而来的动因体育(5亿元)、虎牙直播(A轮7500万美元)以及两家带有"王校长"烙印的香蕉计划游戏(B轮2亿元)和熊猫直播(B轮10亿元),是融资金额排名靠前的公司。

热点投资领域

懒熊体育统计发现,在各个细分领域的融资次数上,健身/瑜伽、电竞/体育游戏、赛事运营及服务、体育培训/教育排名前四。2015年-2017年,健身与电竞在融资额度与次数上都位列前两位,其中健身领域在融资额度与频次均高于2016年。体育营销领域的融资则是在2017年得到了资本的关注,此领域2017年共发生融资事件9起,额度达到6.5亿元人民币

投资机构

2017年,出手次数靠前的投资机构大变样,2016年出手次数排名前十的机构(华人文化、探路者/探路者合同基金、腾讯系、东方富海、新动金鼎/三夫金鼎、九合创投、乐视体育/乐体创投、熠帆资本、老鹰基金、娱乐工场)无一入围,甚至有的机构2017年没有在体育领域开过一枪。在2017年的榜单里,一些在2015年出手较多的机构回归,也有一些新的机构突围。

由于出手3次的机构数量过多,我们在表中只选取了排名前9的机构,由于所有融资数据均来自公开渠道,不排除有的融资消息暂未对外公布。

纵观2017年已公开的投融资信息,可以看出"当下能不能赚钱"是投资方考虑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健身、培训、营销、赛事服务、运动服装/装备等有充裕现金流的项目更多地得到了资本的青睐。而之前两年屡有融资案例出现的足球、骑行、跑步等相关领域在2017年几乎难见融资发生。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投融资大环境使然;另一方面,随着投资机构对于体育行业理解的加深,投资也变得更加理性与实际。概念与故事不再好卖,如何在一个慢生意里扎扎实实做出营收才是根本。

报告推荐

2019-2023年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3年中国社区体育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3年中国运动服装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体育旅游行业 深度调研报告

投资潜力

体育产业发展空间预测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汇总的31个省份公开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来看,至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的规模目标达到了40015亿元,至2025年达到71200亿元。这就意味着,"十四五"期间国内体育产业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8%,高于国家计划目标平均12%的年复合增速。在体育产业即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的同时,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规模也将进一步拉开差距。

仅以沿海地区中福建、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这五个省公开的2025年体育 目标来看,皆超过了5000亿元的大关,上述地区的 规模合计就达到了37200亿元,占2025全国31个省市 总目标的52.25%。

其中2020年至2025年规划产业规模增加值排行前5位的省市也正是福建、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5地,对应的规划产业增加值分别是5000亿元、3000亿元、2500亿元、2200亿元和2000亿元。

投资风险

体育产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方面。体育产业的发展真正取决于社会参与程度。目前我国体育文化以修身养性、健康娱乐为主,在体育上面的消费习惯也尚未形成,社会参与程度低。如何吸引到更多的人进行体育消费是主要的市场风险。

投资策略

报告推荐

2018-2022年中国体育行业投资热点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中国户外用品产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 研究报告

相关报告

滑雪产业 户外用品行业 体育用品行业 运动服装市场 健身器材行业 减肥市场

投资咨询业务

政 府

面向政府部门: 、招商策划、招商代理

服务内容:" +招商策划+招商代理"一体化服务

整体性 :区域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十三五规划、战略性新兴 、体育 、服务业规划、专业市场规划

服务类专项规划: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

区域发展规划:城市新区规划、产业新城规划、旧城改造规划、城镇新区开发咨询、中央商务区 、总部基地

招商:招商策划、招商代理

园区管委会

面向园区管委会: 、招商促进运营管理

服务内容:" +招商策划代理+园区运营管理"一体化服务

服务特点:把规划与招商融为一体,规划一定可以落地,招商又有清晰的方向指引

规划:高薪技术开发区规划、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体育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

运营:园区运营服务体系设计

产业地产开发商

面向产业地产开发商拿地策划、项目规划定位、招商策划代理

服务对象各类产业地产的投资商、开发商和运营商

服务内容"拿地策划+项目规划定位+招商策划+运营体系设计"一体化服务

服务优势我们是国内唯一专注于产业研究和产业咨询的专业机构,是真正懂产业的专家

服务效果节约拿地成本、优化定位设计、改善招商方法、提升自身竞争力

服务范围产业综合体、体育地产、文化地产、旅游地产、商贸地产、商业地产等

经典案例

回到顶部
客服电话
0755-82571522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