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科技创新 交通 循环经济

科技创新促进交通循环经济发展

2007-11-22 中国交通投资网
提示: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 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交通部开展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研究”,启动了六项专项行动计划,其中,交通部科教司承担了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近日,记者就专项行动计划组织实施情况采访了交通部科教司副司长张延华。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 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交通部开展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研究”,启动了六项专项行动计划,其中,交通部科教司承担了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近日,记者就专项行动计划组织实施情况采访了交通部科教司副司长张延华。

  前瞻性、创新型、实用性强的工作

张延华告诉记者,交通部党组十分重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工作。李盛霖部长在今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上强调:“大力发展交通循环经济,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扩大废弃路面材料的回收利用,研发推广 替代、材料再生等新技术”。各地交通部门按照部党组要求和部署,认真总结近年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的经验,不断推出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

张延华说,作为交通科研主管部门,交通部科教司组织实施专项行动,目的是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依托交通建设工程,着力攻克材料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通过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新材料的推广使用,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为交通建设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提供示范。

为了扎实有效的推进这项工作,交通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材料节约和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确定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废旧橡胶粉筑路应用技术、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技术、机制砂混凝土技术等六项技术作为专项行动计划的重点,并明确由吉林、湖北、贵州、福建等省交通厅和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具体实施。不久前,交通部科教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材料节约和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工作会,总结了前一阶段各单位开展专项行动计划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专项行动计划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张延华说,专项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在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上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在技术标准规范的制修订方面取得进展,建立行之有效的推广模式,最终实现交通材料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近期主要以路面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的示范、推广与研发为重点,力求取得阶段性成果。

应该说,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贯彻落实交通部《关于组织实施材料节约和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交通行业是大有作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在推展顺利的基础上做好三项工作

目前,专项行动计划确定的六项技术应用进展情况良好、推展顺利。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在广东、广西组织开展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应用推广,福建、吉林省交通厅组织开展了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推广,湖北、贵州省交通厅分别在沪蓉西高速公路、镇胜高速公路工程中应用了机制砂混凝土技术,吉林省交通厅在鹤大线、榆江线等组织开展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在北京、四川组织应用推广了废旧轮胎橡胶粉筑路技术。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技术通过了技术鉴定和验收,并在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工程得到了应用。相关技术指南编制、技术交流与培训等各项工作也正在展开。

张延华说,交通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部署,分步推进。2007年是本项工作启动年,要起好步、开好局,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在正是组织实施专项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为此,交通部科教司将积极协调有关单位,组织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要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阶段目标,及时有效地监督检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组织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对各重点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进行现场检查,并根据各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的需要,加强技术咨询和指导工作;组织实施各技术指南的编写工作,做好各专题和行动计划的总结验收工作。通过技术交流与培训、工程试验与示范、研究完善等举措,有效推进这项工作。

张延华强调说,加强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意义重大,是探索交通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落实部党组重大决策部署、创新交通发展模式、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一定把交通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工作做出成效。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