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港口 运输

我国已形成沿海港口运输体系

2007-11-27 中国交通投资网
提示:今年前10个月,江苏连云港港口完成吞吐量7173万吨,同比增幅为19%。今年以来,港口进一步强化了氧化铝、铁矿砂、粮食等散杂货运输品牌,并开通了地中海集装箱班轮新航线,大型集装箱船舶连续来连,使港口运量快速攀升。

  今年前10个月,江苏连云港港口完成吞吐量7173万吨,同比增幅为19%。今年以来,港口进一步强化了氧化铝、铁矿砂、粮食等散杂货运输品牌,并开通了地中海集装箱班轮新航线,大型集装箱船舶连续来连,使港口运量快速攀升。

  在天津日前举行的"国际海运(中国)年会"上,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说,中国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将在今年突破1亿标准箱大关。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中国已有12个港口的吞吐量超过亿吨。根据预测,今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1亿标准箱,这得益于中国正在加快完善沿海港口布局。

  初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港口格局

  中国现有沿海港口150余个(含长江南京及以下港口),目前,已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层次合理、功能齐全"的港口格局,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

--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服务于我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其中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港为主,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秦皇岛港为主,山东沿海港口群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连云港港为主,充分发挥舟山、温州、南京、镇江、南通、苏州等沿海和长江下游港口的作用,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以厦门、福州港为主,由泉州、莆田、漳州等港口组成,服务于福建省和江西等内陆省份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台"三通"的需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组成,依托香港经济、贸易、金融、信息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在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港为主,相应发展汕尾、惠州、虎门、茂名、阳江等港口,服务于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加强广东省和内陆地区与港澳地区的交流。

--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由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以湛江、防城、海口港为主,相应发展北海、钦州、洋浦、八所、三亚等港口,服务于西部地区开发,为海南省扩大与岛外的物资交流提供运输保障。

形成系统配套能力充分的货运系统

  在主要货类的运输上,初步形成系统配套、能力充分、物流成本低的八大运输系统:

--煤炭运输系统:装船港由北方沿海的秦皇岛港、唐山港(含曹妃甸港区)、天津港、黄骅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港七大装船港组成,卸船港由华东、华南等沿海煤炭消费地区的电力企业的专用卸船码头和公用卸船设施组成。

--石油运输系统:依托石化企业布点,以2030万吨级专业化的进口原油卸船码头和二程中转储运设施以及成品油、天然气中转储运设施组成,并满足国家石油储备要求。

--铁矿石运输系统:由临近钢铁企业布点,专业化的、以20-30万吨级为主导的铁矿石卸船泊位和二程接卸、中转设施组成。

--集装箱运输系统: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苏州、厦门、深圳、广州等九大干线港为主,相应发展沿海支线港和喂给港。

--粮食运输系统,与国家粮食流通、储备、物流通道相配套,专业化、集约化运营。

--商品汽车运输及物流系统,依托汽车产业布局和内外贸汽车进出口口岸,向专业化、便捷化发展。

--陆岛滚装运输系统,以大陆、岛屿间滚装运输为重点,适应沿海岛屿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旅客运输系统将形成以人为本、安全、舒适、便捷的运输系统。

  沿海港口布局进一步完善后,中国将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明确、节约资源、安全环保、便捷高效、衔接协调、市场有序的沿海港口运输体系。形成的五大港口群体能基本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八大运输系统也是衔接和促进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和完善的重要通道,布局方案还为港口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适应国家生产力和结构进一步调整的需要。根据交通部的预测,到2020年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将为目前的1倍左右,其中进出口货物的吞吐量将达到目前的1倍以上。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