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YPE html> 十四五区域经济专题讲?扈志?中投顾问

中投顾问c.ocn.com.cn

中投顾问c.ocn.com.cn

-->

07 | 三大支柱之一:创新链?(/h2>

07 | 三大支柱之一:创新链?(/h3>

00:00 00:00

你好,欢迎来到中投顾问十四五区域经济特别专题。上一节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创新经济第一个重要支柱创新链,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这个话题、/span>

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介于市场失灵和市场有效中间地带的技术,还有一个更为标准的说法就是产业关键共性技?/strong>。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有专门的机构,从事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为行业、为企业提供服务,可是在当前中国的创新体系中,这个角色却是缺失的、/span>

下面我们就简单回顾一下近几十年中国创新体系演化的过程,看一下这个问题到底是出在什么地方、/span>

一、中国现在存在的问题

其实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成立了不少承担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研究所,改革开放之后,各部委下的大院大所更进一步得到快速发展。这些大院大所对于行业技术的进步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跟当时的典型国企一样,机制僵化、效率太低,所以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后期,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这些大院大所也被逐步推向了市场,向企业化转型,自负盈亏、/span>

有两端缺中间的创新体糺/strong>

经过2002年的改制后,这些研究所在财务上都成了企业,所以它们首先考虑的就是自身的生存和经济利益,不再提供公益性的对外服务,中国的创新体系中也没有了为行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的机构。后来中国的创新体系就是‛strong>有两端缺中间”的状态。所谓两端,一端是基础研究,一端是运用研究;而中间,就是指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span>

基础研究的一端主要是中科院以及各类高校的研究所和实验室。这类机构都是吃中央财政饭的,所以他们的研究更多围绕国家的需求,侧重于基础研究,或服务国家的重点项目,与商业化的运用研究距离比较远,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搞产学研一体化效果一直不太好的原因。基础研究的这一端,基本就对应了我们前面所谈到的市场失灵的领域、/span>

运用研究的一端就是企业。难度不高的运用类技术,企业可以自己搞定;技术比较难,只要行业里有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那靠大企业本身的投入也可以实现行业关键技术的突破。但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后,只会在自己内部使用,不会提供给行业内其他企丙即便一些企业挂了某某实验室、某某研究院的名头,其实也还是内部的研发机构,没有服务行业的功能、/span>

所以,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需求,运用研究的企业只顾自己,而行业的共性技术需求没有专门机构负责,这就是“缺中间“/strong>。结果,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常常出现空白,就成了被卡脖子的环节、/span>

针对这个问题+strong>在中国的创新体系中,现在需要增加处于中间位置的、兼顾公益性和盈利性的新型研发机构,这种研发机构被科技部称丹strong>国家技术创新中忂/strong>,而更普遍的称呼是产业技术研究院、/strong>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经典成功案例、/span>

台湾工研院的经典成功案例

大家知道,我国台湾有一家很牛的半导体企业台积电,是全球最大、技术最领先的芯片制造企业,占了全球晶圆代工业务50%以上的市场份额,苹果华为最先进的手机芯片制造都得靠它。可是,你是否知道,台积电是由台湾的工业研究院孵化出来的、/span>

台湾工业研究院简称台湾工研院,成立于1973年,目的就是要提高台湾的科技研发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977年开始,台湾工研院就开始建立第一?英寸的晶圆示范工厂,1979年就开发出了第一颗商用芯片,从而为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985年,半导体行业的传奇人物张忠谋从美国回到台湾,担任台湾工研院院长?987年,张忠谋在工研院已有的基础上,成立全球第一家专业半导体代工企业台积电,然后一步步成长为行业巨头、/span>

除了像台积电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四十多年来,台湾工研院共孵化了280多家企业,包括几十家上市公司;同时台湾工研院还培养了一大批台湾科技界的大佬级的人物,成为台湾科技产业不折不扣的黄埔军校、/span>

你看,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几乎改变了台湾的科技产业、/span>

二、中国解决问题的思路:新型研发机?产业技术研究院

台湾工业研究院算是全球新型产业研究院的一个标杆,但这种新型研究机构的真正鼻祖是德国的弗劳恩霍夫协伙/strong>。成立于1949年的弗劳恩霍夫协会,在德国的整个产业创新体系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能够给中小企业提供大量的行业共性技术支持,它的很多机制和做法,都已经各国学习模仿的对象、/span>

我觉得中国每一个省、每一个大城市,都应该有一个像台湾工研院、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这样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事实上?013年,江苏省就已经成立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机制上就充分借鉴了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很多做法。经过几年的运作,江苏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017年起,国家科技部开始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设计思路基本上就是借鉴了江苏省的做法、/span>

下面我就结合江苏院,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特点、/span>

1、新型研发机构的特点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个典型省级新型科研机构,与传统的研究所三个明显的不同:

(1)特殊的定佌/strong>

新型科研机构定位一定要取中闳/strong>,往前和往后都不能走得太远。往前不能走得太远,是说不要去做跟高校和传统研究所一样的基础研究,不用去跟高校在学术上争什么名刅往后不能走得太远,是说研究院是为产业提供服务的,它不直接参与商业化,商业化的事都交给企业去做,不跟企业争利、/span>

(2)特殊的组织结枃/strong>

江苏院实衋strong>“总院+分院”的两级组织结构。总院相当于是立牌子,做好整体的规划,进行资源的整合协调,对分院进行部分资金资助,同时对分院的业务也进行指导和考核,总院不负责具体的研究开发工佛分院相当于总院的二级加盟机构,在接受总院资助,与总院共享整个平台资源的过程中,分院需要按照总院的战略方向和业务要求来开展相应的技术研究工作、/span>

(3)特殊的功胼/strong>

江苏院是一个集聚核心技术、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本皃strong>资源整合平台。研究院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会针对性地对一些行业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同时也进行相关科技人才的培兺如果有一些比较好的、可直接产品化产业化的项目,就可以有偿授权给企业,支持研发人员成立新公司,去商业化运佛对于研究院孵化的项目,研究院会整合相应的创新资本,来对项目进行金融支持。所以研究院既是一个高端资源的整合平台,也是十分专业的孵化?既孵化项目,也孵化人才、/span>

2、新型研发机构的效果

那效果怎么样呢?应该说效果是挺好的、/span>

成立6年多,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先进材料、生物与医药、能源与环保、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产业领域布局建设?0多家专业研究所,专业研究人?800多人,每年研发经费总额超过20亿元,累计转移转化技术成?700多项,实现技术价值合?00多亿元,累计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超?00家、/span>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说要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机制或者一个机构去落实宂/strong>。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新型的科研机构,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整合平台,能够有效的调动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资本等各方面的资源,把各种资源融合起来形成好项目,是解决技术产品化、产业化很好的一种形式、/span>

所以,我们认为,以新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核心抓手,可以撬动各种创新资源,在地方创新体系的搭建中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所以建议各地都要重点关注这个点、/span>

三、中国建立地方创新体系的政策指导意见

当然,建立地方的创新体系毕竟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事情,所以呢,我们来仔细的看一看中央的相关政策文件,对这方面是什么样的意?

目前在国内,政府支持的、企业也参与建设的各种研究机构很多,功能交叉、定位也比模糊, 2017年国家进行了梳理、/span>

2017年发布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中,明确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做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发改委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科技部管理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负责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需求,其实就是跟着国家重大项目?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要应对重大产业技术需求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这个跟地方发展产业关系是最为紧密,所以也应该是地方关注的重点、/span>

随后几年,科技部围绕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布了几个文件:

2017?1月,科技部印发了关于《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的通知、/span>

2019?月,科技部印发《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span>

2020?月,科技部印发《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的通知、/span>

最后这个文件是一个最新的集成性的文件,我简单引用其中的几段话: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中心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strong>

这一段其实讲的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基本定位,就是做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而且是以行业关键技术为重点,所以跟区域和产业的发展更为紧密、/span>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不直接从事市场化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中心将研发作为产业、将技术作为产品、/strong>

这一段,进一步强调了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业务定位,就是“把研发做产业,把技术做产品”,中心是一个行业的技术服务机构,不跟高校争名,不跟企业争利、/span>

创新中心采取“中?本部)+若干专业化创新研发机构”的组织架构,形成大协作、网络化的技术创新平台、/strong>

这一句讲的是两级组织结构,中心本?二级专业机构的加盟模式,跟江苏省的做法几乎一模一样。这说的是组织创新、/span>

通过以上引用的三段话,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对应的就是我们前面的谈到新型研发机构、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0, 0, 0); text-decoration: none;">这个体系是科技部在负责,所以大家应该多关注科技部的相关政策、/span>

201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科技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明确规定:中央财政侧重支持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以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任务、strong>地方财政侧重支持技术开发和转化应用,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strong>

从这份文件描述的中央与地方的分工,我们可以看出,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科研与产业运用有距离;而与产业化联系紧密的运用研究和技术研发,地方政府需要主动承担责任、/span>

四、总结:创新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刅/strong>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为了对冲经济下行的风险,新基建成为今年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国家发改委把新基建分为三类,分别是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而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span>

通过本节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新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地方创新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这一波新基建的浪潮中,我们一定要把它作为一个重点来抓、/span>

发展工业经济需要很多硬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创新经济却需要很多软硬结合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的打造和完善,对于地方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span>

好,关于创新链,我们就讲到这里、/span>

下一讲给你介绍创新经济的第二个支柱:资本链、/span>

我们下一讲见!

本讲金句9/strong>

中国的创新体系是“有两端缺中间”的状态。所谓两端,一端是基础研究,一端是运用研究;而中间,就是指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strong>

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需求,运用研究的企业只顾自己,而行业的共性技术需求没有专门机构负责,这就是“缺中间”、/strong>

中国每一个省、每一个大城市,都应该有一个像台湾工研院、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这样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strong>

我们一直在说要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但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机制或者一个机构去落实它,而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就是这个协同创新的承担者、/strong>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中心将研发作为产业、将技术作为产品、/strong>

热忱欢迎全国各地领导及招商人呗/b>,来深圳招商时,到中投顾问考察交流+/p>

深入了解数字化招商、智慧招商的先进理念,体骋b>大数据精准招商的实操方法、/p>

请通过本页面右侧联系方式,随时联系我们、/p>

主讲人介绌/h3>

扈志?/h4>

中投顾问创始人、董事长
中投产业研究院院镾/h5>

上世?0年代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专业,一直从事产业投资、区域经济相关的研究工作,一直跟踪研究中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亲自参与了上百个政府咨询项目。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思考框架,从宏观经济政策到微观企业经营,从产业发展到技术创新,从商业模式到资本运作等、/p>

最近两年,把产业研究的专业方法与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紧密结合,搭建了一套全新实战招商方法论;同时,以招商方法论为指导,带领团队开发了中国第一套大数据招商系统,把很多招商工作的效率提升了几十上百倍、/p>

扈老师的其他课程:《大数据专业招商实战课《/a>

*专题的形式是音频,方便您随时随地在手机上听,请扫码查看:

Copyright ? 2002-2023 o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投顾问? 版权所 粤ICP?0238944 增值电信业加/p>

经营许可证:粤B2-20110739 粤公网安 44030402001065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 扫码咨询
    扫一 加微信咨询我?/span>

    中投顾问 - 刘姗姖/p>

    中投顾问 - 白灵

  •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中投顾问”(ID :touziocn),回复‛strong class="redfont">上市公司”即可获取、/h4>
知道亅/div>

Baidu
map